COMPANY NEWS

行业动态
你的景区,除了资源,还剩什么?景区开发这盘棋该如何下?

发布时间:2018/11/15 点击数:2941

你的景区除了资源,还剩什么?


许多景区随着历史名人、名山大川而名声大噪,凭借资源成为流量的吸引核。大景区天生自带流量,一直守着“祖业”,许多大牌景区很是安逸,总认为优质文化资源就是“收入”,打开了市场,获得了品牌效应。但是,除了资源,景区还剩下什么?


古建筑与自然风光,自然会带来好口碑,可惜景区这种“一劳永逸”的做法无疑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没有将景区原有的文化氛围展示出来,而且变得“商业化”,后只剩下一堆“陈年”老建筑,游客理解不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只会冲淡观赏的心情。


这样的景区,又怎么能逃出被形式化的命运呢?目前,很多运营者不愿意动脑,不愿意独立思考,借口千千万,只是不去做罢了。沉溺在“资源”的美梦中不愿清楚,当景区成为外强中干的“空壳”,路还会走多远多久呢?



创新、形成独特风格才会长盛不衰


有资源的景区如果不知变通,未来的道路只会一片荆棘,更何况那些没有资源可图的小景区?


时代在变,游客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在变,旅游的内涵也应该变得越来越丰富,景区的文化并不一定就是资源本身,而是在长时的岁月中慢慢积累沉淀出来的,是有情感、有体温、有故事、有色彩的,打动人心,熏陶人们的情感。 


那么旅游景区该如何吸引游客、获得游客的认可?通俗来讲就是景区要有特色,有卖点,所以景区必须形成创新意识,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主题。看看目前成功的景区,例如:深圳华侨城卖的是“欢乐”、九寨沟卖的是“童话”、西递宏村卖的是“中国画里乡村”、栾川重渡沟卖的是“乡村宾馆居住”。资源固然重要,但是创新、特色才是景区长盛不衰的法宝。



创新不是叠加式拼凑


反面教材:


西安白鹿仓景区,名为“为拉动客流量,演员穿日伪军服表演”的视频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认为,视频中的演员身穿日伪军服在景区游走,并呼喊“太君你看,良民大大的有”的举动“欠妥”,既是低俗营销,也伤害了大家的感情。


西安白鹿仓景区坐落于古城西安著名的白鹿原上,关于白鹿原,同名文学作品到影视剧都不乏佳作,里面就描写了许多与抗战有关的内容,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景区经营者完全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找到灵感,展示波澜壮阔的人文历史,而不是效仿庸俗的抗日神剧。这样做是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却不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除了照搬抄袭格调不高的内容外,没有任何高格调的创意。景区不仅浪费了钱,还得不到如期的效果。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景区表演“抗日神剧”糊弄不了谁,游客反倒越来越不买账,游客进入景区为的是体验景区的优美景色,感受景区文化的浸染与气息,而不是“辣眼睛”的表演,长此以往,就算景区拥有足够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也做不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



景区的特色与主题的敲定必定也是从当地的文化着手,因为其中包涵着丰富的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元素,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元素就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个性鲜明的旅游景区。


好的主题如果没有适当的项目作为支撑,也只会成为空中楼阁。项目的选择上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了解当前旅游主要群体是哪类人?这些人的旅游兴趣、爱好点在哪里?弄清楚这些问题,主题的确定与项目的选择也就不难了。


旅游产品是精神产品,游客是为了获得好心情和体验,没有主题与特色的旅游产品生命力不会长久。



小结


景区建设方面从文化入手并不是曲解文化历史,或生搬硬套,模仿其他景区,只有做出自身的特色,景区的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搞好景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是所有从事景区工作的人面临的永恒主题。坚持在文化上着眼,在服务上出彩,是很好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并朝着硬件建设出精品、软件建设出经验、队伍建设出精英的目标,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成果。

更多
400-155-6865